世界献血日这些献血知识一定要看
6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
有人会有疑问,
献血对自己的身体好吗?
献血时我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世界献血日来临之际,
小编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1血液是什么?血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细胞中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些是血液中的有形成份。血浆中91%为水分,其余是各种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激素、有机物及其他未知物质。现已证明,血液也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经历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红细胞平均寿命为天,白细胞寿命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为8—9天。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产生,保持动态平衡。
2血细胞的存活期各有多长?红细胞的平均存活期为天,血小板的存活期为7天左右,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粒细胞的存活期不到一天,单核细胞的存活期在血中仅有几个小时。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产生,保持动态平衡。
3血液有哪些生理功能?A、运输功能: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水、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和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都是依靠血液运输的。而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氧气,则主要由血液中的红细胞所携带;
B、调节功能: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及保持比较恒定的温度等,都需要通过血液来调节;
C、防御功能:吞噬、杀死入侵机体内的细菌及病毒,清除体内坏死组织、体内各种毒素以及止血等,均由血液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来完成;
D、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功能。
4人体的血量有多少?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量,是根据各人的体重来决定的。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毫升。在一般情况下,只有80%的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另20%则贮存在肝、肺、骨髓和皮下毛细血管丛中,以备不时之需,人称之为“小血库”。当人体从事剧烈活动或少量失血时,这些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
5什么叫无偿献血?年WHO在第28届世界卫生大会中提出了全面推行自愿无偿献血的定义: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获得任何报酬,无论是现金、礼品、休假和旅游等可视为金钱的替代品,给予小型纪念品和茶点,以及支付交通费用仍属于自愿无偿献血。
6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目前,输血已成为当前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救死扶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各种新产品日新月异,但至今没有制造出能够完全代替血液的代用品。因此,医学中输血治疗的血液只能来自健康人,这就需要广大公民积极参加献血。
健康人捐献出适量的、不影响健康的血液就可以使垂危的生命得到拯救,这是一种高尚、无私的爱心行为,是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从根本上保证血液质量。你今天献血救助他人,以后一旦自己或亲属得病之时,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通过献血呼唤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呼唤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社会责任感。献血已成为联结人类爱心的纽带。
7无偿献血,为何用血收费?医院收取的血费是血液的成本费
因采集的血液不能直接用于患者,要经过多个环节,确定为合格血液后才能最终发往医疗机构。所收取的血液费用正是血液从采集、检测、成分制备、储存到运输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血液本身无价。
就像我们平时喝的水,给汽车加的油,水和石油虽然都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直接饮用,不能直接加到汽车里,都需要加工,其加工就产生费用,我们要使用需要为其付费。
无偿献血者可以免费用血
依据《海南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条例》第十条:无偿献血的公民在本省临床用血时,免费享用相当于本人献血总量3倍的血液,献血总量超过毫升的,终生无限量免费用血;其父母、配偶、子女可以免费享用相当于本人献血总量的血液。
血站为非营利公益性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八条规定:“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海南省血液中心为公益一类非营利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每一分钱收入都要直接上缴国库,其经费来源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8为什么说献血无损健康?1、从法律层面分析: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约有70个国家(发达国家居多)都是立法开展无偿献血的,各国政府不会立法推动损害自己人民的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此项规定保障了献血者权益,献血前要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和一般检查,不符合条件的不能献血或延迟献血。
2、从医学角度说明:第一,人体总血量占体重的8%,一个50公斤重的人有ml血液,平时这些血液并不是全部参与循环的,约20%是储存在肝脾等器官内,在失血时这部分血液和自身组织间液动员起来参与循环。临床诊疗中,当正常人一次急性失血在总血量的10%以下时,是不需要输血的。献血一次最多ml,故不用担心献血造成身体的贫血、缺血;第二,人的各种血细胞都是有一定寿命的,最长的红细胞也只有天。血细胞都要经过生成、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人体每天都有1%左右的血细胞衰老死亡,死亡的血细胞要变成废物排出。定期适量献血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增强,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第三,献血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脂、排出多余的铁元素,加快血流速度,提高机体供氧和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预防心脏病、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并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3、从献血实例证明:几十年来千万大众参与无偿献血,包括一些国家政要、公众人物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其中有很多是医学专家。我省医务工作者献血比例达到8%,是全省平均数的8倍,省卫生厅的厅长和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多人参与无偿献血,省血液中心的员工参加献血比例高达80%。如果献血有损健康,对于专业人员来说不可能参与献血。
总之,适龄健康人适量献血不会损害身体,对于某些群体还是有益健康的。
9为什么说无偿献血是
为自己及家人建立“血液银行”?
我们国家的献血和用血过程其实类似于银行模式,每位献血者相当于为自己和家庭成员建立了一个“血液银行”。参加无偿献血后,血站记录保存了献血者的信息,一旦献血者或其家庭成员需要输血时,就能够在各类医保报销输血费之后,由血站再按照规定将实际发生的输血费返还给献血者。可谓“平日献一份热血、危时多几分保障”!
10献血有哪些规定?1、凡18—60周岁的健康公民,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经医生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合格者均可以参加献血。
2、两次献血间隔期:献全血男性≥3个月,女性≥4个月;献成分血≥4周。
3、一次献血量:毫升至毫升。
4、献血前请出示有效证件(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驾驶证、护照等)并填写证件号码,以便核对。
5、您个人的献血资料将永久保存并予以保密。
11献血流程是什么?1、献血前咨询;
2、填写献血征询表;
3、体格检查、电脑核查与登记;
4、献血前初筛;
5、血液采集;
6、休息15分钟以上,领取献血证。
12为什么说定期适量献血更健康?定期适量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人进入成年之后,血细胞主要由骨髓来制造,平均每天约有40毫升血量的细胞新生,同时也有相应的血细胞衰老死亡。骨髓造血功能也同全身其它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可以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血细胞,新鲜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血的人。
定期适量献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由于年龄或个体差异,有些人血液粘稠度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血液粘稠导致血流不畅,阻塞毛细血管,影响氧气和营养的运输和释放。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血液流速加快,从而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氧释放充分也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定期适量献血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血稠”容易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最终形成心脑血管疾病。而定期适量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补充了血容量,使血液粘滞性下降,因此定期适量献血减轻了动脉硬化,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
13献血会不会传染疾病?血站从事采血工作的人员是具有执业资格的卫技人员,采血时所用的针头、血袋等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器材,采血后针头当场剪掉,之后集中消菌销毁;采血过程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因此,献血不会传染任何疾病。
14为什么要鼓励一次献血毫升?一次献血毫升,对受血者有很大好处,同时不会影响献血者健康。因为输血实质上是一种异体组织移植,对受血者存在有免疫性输血反应和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在保证一定输血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异体血液的接受人数是保证受血者用血安全的一种有效措施。如某一病人需要输血毫升,若一袋血毫升,那么该病人需要接受4个献血者的血液;若一袋血毫升,那么该病人只需要接受2个献血者的血液,减少了输血反应及感染的发生几率,较大限度地确保了输血安全。对献血者来说,一次献血毫升,在单位时间内献血量增加一倍,不仅不影响健康,反而更能刺激献血者体内的新鲜血液的再生,所以,提倡一次献血毫升。
15献血前有哪些注意事项?1.献血前要有足够的睡眠,防止疲劳;
2.献血前两餐请正常饮食,不吃油腻食物,不饮酒,切忌空腹献血;
3.了解献血知识,消除紧张情绪。
16献血后有哪些注意事项?1.拔针后用绷带或手指压迫针眼10—15分钟,拆除绷带观察针眼处是否止血,带绷带离开者要在30分钟内拆除,创可贴应保留4小时。
2.请在现场休息15分钟以上,无任何不适再离开。
3.1小时内采血手臂勿提重物和揉搓东西。
4.献血后24小时内勿进行剧烈运动和高空作业,如踢球、打篮球、跑步、游泳、长途驾驶等,一般工作不受影响。
5.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
6.献血后一两天内勿熬夜、勿暴饮暴食、不要饮酒。
7.献血后适当多饮水,对饮食无特殊要求。
8.如有针眼处淤血、头晕等情况,请致电:
—(工作日)
(节假日)
17献血前为什么不能吃油腻食物?当人们吃了油腻食物,如:肥肉、糕点、鸡蛋、花生等,血浆中的血脂含量就会升高,使血浆呈混浊状,严重的像米汤一样。输注高脂肪血液,有的病人就会产生不良反应。
18献血时为什么不能空腹?由于空腹时身体内的葡萄糖含量相对降低,献血时极易引起不良反应。
19献血后血液多久可恢复献血前水平?正常情况下,每天约有40毫升血细胞死亡,同时,也有相应的血细胞新生,在失血(如献血)后,人的造血功能比正常增加4倍。一次献血至毫升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盐,只要1-2小时便可得到补充;蛋白质2-3天内就可完全补足;白细胞、血小板约7-10天可恢复;恢复较慢的是红细胞,大约在半个月时间内即可恢复。因此,正常献血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健康。
20献血有哪些回报?依据《海南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条例》第十条:无偿献血的公民在本省临床用血时,免费享用相当于本人献血总量3倍的血液,献血总量超过毫升的(含毫升),终生无限量免费用血;其父母、配偶、子女可以免费享用相当于本人献血总量的血液。
21诱发献血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经检查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人,按常规通常都能耐受献血。个别和少数人发生献血反应,基本上无需治疗即可自行恢复,献血出现不适反应,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精神因素:因对献血知识了解少,有思想顾虑,心情特别紧张,这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最主要的因素。
2、献血前休息欠佳,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等。
3、献血环境不理想、人员拥挤、声音嘈杂、空气污染、气温较高、献血等候时间过长,使献血者心情烦躁。
4、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欠佳,语言生硬、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穿刺引起疼痛等。
22ALT不符合献血标准,
以后能否继续参加献血?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是否受到损伤的项目之一,是非特异性项目。日常生活中引起ALT增高的因素很多,有病理性的,也有非病理性的。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身体中的一种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这种酶数值的高低犹如身体自我调节的晴雨表,转氨酶升高可能也与以下因素有关:
1、饮酒、食用油腻食物、服用药物,导致肝脏负担增加,引起转氨酶升高;
2、过度劳累,休息睡眠不佳,转氨酶可能升高;
3、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4、轻、中、重度脂肪肝或其它疾病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为了保证血液质量,促进您的健康,建议您清淡饮食,少抽烟少饮酒,避免熬夜,多做运动。
过往如有转氨酶升高者,若想继续献血,可一个月后再度前往全市各献血点复查,若复检ALT及其他项目均符合献血标准,即可再次参加献血。ALT不合格者前往复查前,应保证一周内不用任何药物,48小时以内不饮酒、保证睡眠休息好、赴检前两餐宜清淡饮食。
23为何脂肪血者要暂缓献血?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有些献血者产生了这样的误区:以为献血前先“大吃大喝”,献血时才不会伤身体。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大吃大喝”后必然在一个时间段内出现脂肪血。什么是脂肪血,就是“泛着浮油的血”或称为“乳糜血”(俗称“牛奶血”),是由于吃得太油腻,摄入大量脂肪,脂肪经小肠消化吸收后,变成细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时,血液变成乳白色或混浊状液体,医学上称为乳糜血,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的脂肪。
血站采集到的脂肪血将造成以下后果:1、严重干扰甚至误报血液检测结果,病人用血安全受到威胁;2、脂肪血中的脂蛋白是一种异体蛋白质,能刺激受血者机体发生免疫、高热等不良输血反应。脂肪血中还含有多量的微粒子,输入病人体内可能引起微血管堵塞。3、由于脂肪血不能用于病人,造成血液报废,无偿奉献的宝贵血液就会白白浪费掉!
如何避免献血时出现脂肪血:
1、献血者献血前24小时(肥胖者献血前48小时)不要食用奶油类、油炸类、肉类等高脂类食物,饮食宜清淡;
2、献血前24小时不宜饮酒;
3、献血前一晚保持至少有6小时以上的睡眠。
大家都在看
心血管医生吐血总结
心血管系统详解知识点
心血管科经典一句话总结
心血管临床用药的禁忌和慎用
临床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总结全集
常见心血管疾病诊疗公式简单易懂!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三大法宝」和「七大要素」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白癜风要注意那些白癜风要注意那些- 上一篇文章: 肝病医生查出脂肪肝后做一件事,不吃药
- 下一篇文章: 献血的时候提示转氨酶高,不让献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