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仅仅是肥胖,高糖的ldquo

 糖果、蛋糕等各种甜食总让人们欲罢不能

甜味可以通过神经传导

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很多人贪恋糖带来的幸福感

却不知高糖的背后不仅仅是肥胖

......

有些人可能会说

我很重视健康

从来不喝甜饮料、不吃甜食

其实,并非甜食里才含糖

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

吃进了很多“隐形糖”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人们如今摄取的许多添加糖其实都是“隐藏”在通常看起来不甜的加工食品中,也就是所谓的“隐形糖”。以番茄酱为例,一汤匙番茄酱就包含一茶匙糖。

  那么,哪些食物容易含有“隐形糖”呢?

  ?焙烤食品和面点。市场上出售的面包、甜饼干含糖量通常都在15%至20%;即便自己动手焙烤,要想做得好吃,糖也不会少。很多中式点心,比如一些小馒头、小包子、奶黄包之类,也都会加点糖。

 

?甜饮料,包括各种碳酸饮料、果汁、乳酸菌饮料等。一瓶毫升的可乐、毫升的乳酸菌饮料,含糖量都在50克左右。市面上销售的很多果汁饮料,即使是纯果汁饮料,含糖量也很高。尤其需要指出,女生偏爱的红枣浆、蜂蜜柚子茶等所谓的“健康饮料”,实际上加的就是红糖,其中90%以上都是糖;而蜂蜜的含糖量通常也在75%以上。

  

?日常家庭烹调也会含有很多糖。比如,红烧肉、糖醋排骨、红豆沙、绿豆沙等,都会加糖。

近年来

世界顶级医学杂志上的多项权威研究

都在证实和传达这样一个结论:高糖有毒!

那么,糖究竟是如何危害我们身体的?

随小编一起来细数糖的“七宗罪”

第一宗罪:糖尿病更重了

说起糖的“罪行”,就不得不提糖尿病。虽然吃糖和糖尿病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但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糖,却跟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息息相关。

摄入过多的含糖食物,会让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而血糖持续处于高位水平,会增加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通常人们进食过量谷物类或水果类碳水化合物时,这些食物会在肠道消化分解为单糖,其中大量为葡萄糖,可吸收入血,会给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带来巨大负担,长此以往,胰岛β细胞会累死,分泌功能下降,最终导致糖尿病。

第二宗罪:引发癌症

糖和肿瘤有关系,这事听起来很可怕,但却是真的。高糖背后跟着的是一系列癌症——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研究提示,每天每多喝毫升含糖饮料与癌症风险增加18%相关,即使是看似健康的纯果汁,每天多喝毫升也与癌症风险增加12%相关。

多项研究发现,高血糖环境下,胰腺细胞中致癌的KRAS突变暴增或为导致胰腺癌的罪魁祸首之一;饮料中的糖浆,哪怕仅少量食用,也可直接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

第三宗罪:出现蛀牙

其实糖果本身并不会导致蛀牙,主要是人体口腔里的细菌搞的鬼。吃太多糖,会使糖分滞留在口腔内与细菌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的保护层,从而损害到牙齿,使蛀牙出现。

特别是小孩子自控力较差,经常一吃糖或喝甜饮料,就停不下来。如果每次吃完糖,却没有及时刷牙漱口,就会给细菌提供美味大餐,从而导致严重的蛀牙。

第四宗罪:导致肥胖

虽说糖分是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但如果摄取的糖分超过了人体机制的需求,那超出的糖分,就会被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肥胖。

而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这些因素最终都指向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

第五宗罪:容易近视

糖分在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帮忙,维生素B1对视神经有养护作用。维生素B1被消耗,对眼睛自然有很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吃糖还会导致人体内的钙流失,而缺钙很容易让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变凸,然后变成近视眼。

第六宗罪:会上瘾

糖的甜味在让人愉悦的同时,会让人上瘾,产生依赖性,甚至出现戒断反应。

糖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使人产生愉悦感。吃糖后,糖分影响体内荷尔蒙,使大脑无法发出饱腹的讯号,容易越吃越多。

糖对体内激素的影响,还表现在会使大脑不间断发出要摄入糖分的讯号,就像烟瘾一样,吃糖的人会越来越爱吃糖。所以,吃糖上瘾后就会造成摄入更多的糖,长期以往就会引起各种疾病问题。

第七宗罪:痛风也怪它

说起痛风,大部分人会认为高嘌呤食物才是它的罪魁祸首。而事实上,导致痛风的罪魁祸首之一是果糖。

果糖是一种单糖,是“甜度世界里的王者”,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导致高尿酸的碳水化合物。

一项历时22年的研究调查了8万名妇女,最后得出结论:每天喝一杯橙汁和一听含糖软饮料的妇女,发生痛风的危险分别增加41%和70%,每天喝两杯橙汁和两听以上含糖软饮料的妇女,痛风的发生风险增加了2.4倍及以上,引发痛风的原因,就是果汁里面含有果糖。

糖逐渐成为了“甜蜜的烦恼”

因摄糖过多导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呢?

小编教你3招减少“隐形糖”

一起来看看吧

吃水果查查含糖量

很多人以为,水果以“水”为主,热量不高,其实水果的含糖量也是有高有低,新版膳食指南就建议大家选含糖量低的水果。

含糖量低的水果(含糖量4%~10%),例如西柚、西瓜、青梅、草莓、杨梅;

含糖量中等的水果(含糖量10%~15%),例如橘子、木瓜、桃子、苹果、葡萄、菠萝、猕猴桃、石榴;

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15%),例如香蕉、柿子、荔枝、山楂、甘蔗、鲜枣。

买零食看标签

有些零食虽然吃起来不觉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却高的惊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浆都属糖类,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边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所以一定要学会看食物标签,这样的话,即使是包装食物中的“隐形糖”,也能被我们揪出来。

做菜少用红烧、糖醋

烹饪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糖醋、红烧等方法。新版膳食指南建议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像红烧肉、鱼香肉丝都是高糖,一份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糖25~30克,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另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随便吃吃就超过了一天的推荐量。

  总之,减少糖摄入是当前健康推荐的主流做法。

来源

综合整理自健康中国、健康时报等

实习编辑

秦莹值班编辑

吴宸敏

执行主编

罗莎编审

项蕾

减少糖,更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oao.com/jbzd/3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