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元凶已发现,肥肉没有上榜,第
一个您身边懂医的朋友/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每天12:00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大家肯定都不知道,每年通过各种体检,都会发现有一大批人确诊为脂肪肝。据统计,在中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脂肪肝患者。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潜意识认为,比较胖的人容易得脂肪肝,并且平时爱吃油腻、爱吃肉的人也容易得,但是你知道吗?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体型较瘦的人得了脂肪肝,这是怎么回事呢?脂肪肝的“元凶”又会是什么?如何预防?
脂肪肝从来不是肥胖的专利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一种肝脏病变。肝细胞代谢脂肪的能力下降,主要有六大类原因:长期酗酒、营养过剩、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药物损害和高脂血症等。
1、长期吃素,营养不良,脂肪也会堆积
如果长期吃素,就会导致营养不良,尤其是动物蛋白摄入的不足话,容易造成载脂蛋白的不足,从而使脂类物质不能顺利的从肝脏转移出去,因此脂肪也就会堆积在肝脏中了,最终也会出现脂肪肝。
2、过度减肥,可能会引起肝损伤
如果减肥在一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公斤,可能会引起肝脏损害,严重者甚至可诱发肝坏死。
因为快速减肥会使大量脂肪分解,引起血内游离脂肪酸大量增加,增多的游离脂肪酸本身是具有毒性(称为脂毒性),可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如果过度减肥,蛋白质补充不足,也会导致肝脏脂肪积累。
这4个脂肪肝的“元凶”,你可能也有1、酒精
酒精脂肪肝想必大家都知道,酒精性脂肪肝是由酒精引起的,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摄入过多的酒精,乙醇在肝脏内转变为乙醛,乙醛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肝细胞产生脂肪变性,并发生凋亡坏死,从而形成酒精性脂肪肝。而另一类非酒精性脂肪肝占大部分,这是由于人体营养过剩,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而形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
酒精性脂肪肝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戒酒,并通过体育锻炼使脂肪肝能够逐渐逆转。
非酒精性脂肪肝最重要的措施是控制饮食,每天控制热量摄入在大卡以内,再配合一定的运动疗法,从而使肝脏内堆积的脂肪逐渐得到消失。
2、高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也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因素。
3、长时间坐着
久坐有可能引起脂肪肝。因为脂肪肝和活动量减少,饮食量的摄入,还有一些内分泌代谢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关系。特别是久坐,减少活动以后,饮食如果也不注意,大量进食,热量就得不到及时的消耗,就会在人的肝脏里边进行沉积,所以就会造成脂肪肝。
久坐还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一个不良的工作的习惯。应该尽可能地坐一会儿,起来往远处看一下,休息一会儿,活动一下。在屋里边做一个俯卧撑,举个哑铃,活动活动腿脚,再坐下来继续工作,或者继续其他的一些活动。
4、糖尿病、高血脂
在脂肪肝的患病因素当中,糖尿病等三高疾病就是常见病因之一。
如何预防脂肪肝?第一、饮食因素:脂肪肝最主要的病因就是饮食因素,平时要注意不能吃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食物。
第二、酒精因素:平时要戒酒,过多的饮酒很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
第三、特殊类型:特殊类型的脂肪肝包括营养不良等,也会导致脂肪肝,还包括环境的毒素、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他莫昔芬、甲氨蝶呤等。也要注意自免性的肝炎,或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不注意控制时也容易导致脂肪肝,所以针对特殊类型要注意。
第四、注意其他诱发因素:比如肥胖的也容易诱发脂肪肝,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平时有血脂紊乱、痛风、高热量饮食的患者也都要注意。
汪护士写在最后脂肪肝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需要注意生活与饮食习惯的调节。
最后汪护士还是要提醒大家,每年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检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想全身检查,最起码可以做一个B超检查、肝功能检查都可以判断肝脏的健康情况。
作者:汪护士。您身边一个懂医的朋友,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吗?血压多高时需要吃药,这篇文章告诉你
◆血压多高才算高?最新的血压标准了解一下
◆得了糖尿病在外就餐,怎么吃才能控制好血糖?
◆医生提示:糖尿病患者这四“高”食物不能吃
◆糖尿病会导致“烂脚”?掌握这几点可以降低风险
壹:汪护士发表在本平台的原创文章属于原创保护,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否则侵权必究。
贰:汪护士尊重其他作者原创,转载有出处的文章。文章/视频/图片中涉及第三方利益的文章,请与汪护士联系,汪护士将予以及时删除。
- 上一篇文章: 肝癌可通过一种途径传染,5年生存率很
- 下一篇文章: 办公室久坐一族压力导致肥胖,体重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