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十九大期间东北大学的声音,看东北大学科

首先,小编带你一起聆听十九大期间来自东北大学的声音……

对标党建要求当好“一线指挥部”——访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代表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校党建工作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代表表示,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将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翻开十九大报告,熊晓梅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主心骨”“坚强领导核心”等内容下画了重重的一笔,她认为,这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的根本属性,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委要当好“一线指挥部”,突出“牵头”和“抓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把好办学方向、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内涵发展上来,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让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熊晓梅强调,“未来,东北大学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将党的领导内化为政治自觉、使命自觉、责任自觉、奋斗自觉,外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无限活力和不竭动力。”

熊晓梅说,高校党建工作要整体着眼、通盘考虑,在范围上做到“全覆盖”、在内容上做到“全方位”、在周期上做到“全过程”,全力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固思想之本、立品德之魂、强党性之基。学校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师生,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代表:勇挑重任建设文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要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肩负起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彰显时代精神,体现中国特色,矢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发展者。

同祖国一起成长

党的十九大代表、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表示,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催人奋进。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驱动器,高校必须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服务”,构建学生、学者、学校发展共同体,打造“四有”好老师队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十八届七中全会精神牢记使命担当接力辉煌征程

“前些年辽宁发生的系统性拉票贿选案,教训惨痛,发人深省。”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说,“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越要保持优良的党风政风。”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深化改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要求上来。

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进军号角。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要聚焦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让中西部地区补短板、疏瓶颈、强优势,进而实现各区域的协同配合、均衡一体发展。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也面临着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等新困难和新挑战。

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深化改革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要求上来。要充分利用资源、人才、技术和地缘优势,不断提升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之路。

十九大代表热议全面从严治党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着眼现实的战略选择,更是党的建设的固本工程。”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代表说,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基层党组织要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坚持“严”字当头、“实”出成效、“全”面推进,在范围上做到全覆盖、在内容上做到全方位、在周期上做到全过程。

十九大代表、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毫无保留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催人奋进,字里行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光辉。

过去的5年,正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正是因为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持续不断增强,才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驱动器,高校必须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教育思想;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十九大报告精神看齐,毫无保留地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生、学者、学校发展共同体,打造“四有”好老师队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始终坚持服务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根本遵循,深植“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信念,在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同行中实践大学的崇高价值追求。

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十九大代表议报告谈体会

十九大代表、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则认为,建设教育强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是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怎么理解这个目标?她用数学概念打了一个比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是矢量,这个量是有方向的。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二要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国的创新驱动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高校党委把握办学方向时要非常注意的。

“国家赋予高校的责任非常重大,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学要很好地处理学生、学术、学者的关系,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尊崇学术,这样教育才能承载重大历史使命。”熊晓梅说。

东北大学始终不忘“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和“与国家民族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政治追求,始终秉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精髓,真抓实干、砥砺奋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东北大学师生近期也频频露相各大新闻媒体

科技“硬实力”

创造“新思维”

钢铁洪流与血液分子并驾齐驱

我们东北大学就是这么“铁”“血”

我们东北大学就是这么“硬”

东北大学研发超高强钢新钢种全球首次

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

东北大学易红亮教授团队研发出抗拉强度超过2GPa的热冲压成形超高强韧钢新钢种,相比传统热冲压成形高强钢性能提高20%以上,比各大钢铁公司巨头开发的1.8GPa级热冲压高强钢性能提高9%以上,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2GPa以上超高强度兼备优良韧性和延伸率的技术突破,其强度和延伸率均大幅优于其他国际前沿水平。该钢种在本钢集团板材有限公司实现了规模工业化量产,成功应用于北汽新能源纯电动两座车型“LITE”,这是2GPa级超高强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投入批量化工业应用。

东北大学本科生发现去铁制剂可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东北大学学子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铁螯合剂去铁敏(DFO)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在减少动物血脂等方面意义重大,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脂类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团队成员还依托此成果在《纽约科学院年鉴》上发表SCI检索论文《去铁敏阻抑ob/ob小鼠的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及其分子机制》。

东北大学学生改造传统Delta机器人

研发桌面级DIY智能加工平台

传统Delta机器人多应用于大型生产线,每台机器人的功能较为单一,主要完成重复性较强的拾放、装配、贴标等动作,且其昂贵的单机价格成为限制其在国内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Delta机器人开发难度高、应用成本高等问题,东北大学的李程耀和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动化和平台化优势,将Delta机器人的动平台采用自主设计的装卡装置,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装卡激光等不同加工工具,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以及搭建难度,真正实现了多功能、便携式轻型加工设备。

东北大学研发“功成即退”的人体“补丁”

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可降解镁合金和锌合金骨钉骨板“补丁”无需二次手术,力学性能与骨组织非常接近,而且具有良好的骨相容性;可降解镁合金和锌合金的心脏“补丁”更安全,减少了患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更可在身体里“任期”满后自行“退休”。研发成果力学性能国际领先、生物相容性良好,特别是团队成员任玉平副教授研制的生物可降解锌合金还表现出独特的抗菌性能。

东北大学研发成功新一代欠驱动

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级学生研发的新一代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项目组在国内外首创了利用后支架结构的变形来使轮椅满足正向上下楼梯的要求,后支架结构的优势就在于它无需任何特殊装置或者操作,就能够自己适应不同的路况和台阶,而且平稳性和安全性都有技术保障。同时,项目组在后支架做了一个履带式的从动结构,减少了动力源,将履带和行星轮系结合到一起,在下楼梯的时候能够起到辅助平衡的作用,还能延长轮椅的寿命,提高载重量。

东北大学破解矿山开采露天转地下过渡难题

由东北大学与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露天转地下楔形过渡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组提出了过渡期地下诱导冒落法开采挂帮矿体、露天延深开采坑底矿体的楔形转接过渡模式,研究了该模式下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技术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采动岩移控制方法,形成了完整的露天转地下楔形过渡协同开采方法。目前研究成果在黑山铁矿、大孤山铁矿、眼前山铁矿、五矿邯邢西石门铁矿和弓长岭井下铁矿5座矿山推广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达1.67亿元,对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开采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

东北大学学生研发出新型深度相机

首轮融资万

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大三本科生姚明德从年3月小伙伴们对智能技术产生了兴趣,埋头于新型摄像头方面的研究。他们在算法上加以改进,采用了TOF模组和CMOS模组的相结合方法,同时获取场景的深度图像和彩色图像,再利用融入的新的深度学习增强算法,极大地提高了深度图像的质量和辨识度。目前,团队这一技术已和天使基金签署合作协议,首轮融资万元,并与比亚迪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未来,团队还将进一步做市场推广,采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逐步加入行人检测、交通行为识别等辅助驾驶的功能。

东北大学研发超高强钢新钢种全球首次

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

由东北大学许云波教授团队研发的高强塑积汽车钢在河钢唐钢高强汽车板连退生产线成功下线,力学性能全部达到指标并获得用户订单,标志着我国首次在以“较低冷却速率和一步过时效处理”为特征的传统连续退火生产线上成功研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第三代汽车钢,河钢唐钢也成为国际上首家掌握这项技术并投入工业化应用的企业。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与应用,将全面打通基于传统连退线的第三代高强塑积汽车用钢的设计、研发、生产与应用产业链,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轻量化钢铁材料研发与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东大人,埋头苦干,锐意进取

我们的故事

未完待续……

我们的未来

等你一起书写……

主要素材来源东北大学新闻网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学生编辑:顾龙威

推荐阅读

?时间都去哪了?莫留遗憾

?上课怎么能这样?东大老师花式上课引爆课堂!

?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5名政治局委员名单出炉

?十九大代表中的东大人!

?明天大降温?南方妹子问零下30度怎么过冬,东大学长送上过冬保暖秘籍!

↓↓↓为东北大学,请点赞!!!

赞赏

长按







































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文案编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oao.com/jbzd/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