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放射科深度业务学习系列之十八肝脏
年7月5日,陈卫霞教授在放射科会议室作“肝脏富血供病变——BeyondHepaticCellCarcinoma(HCC)”专题讲座,本科室全体医生参加了此次深度业务学习。
陈卫霞教授指出,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3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HCC-ICC混合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其中肝细胞癌占到85%~90%以上。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帮助临床准确诊断肝细胞癌对患者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至关重要。
一、肝细胞癌(HCC):
(1)特征性影像表现:
肝动脉供血:动脉期强化,门脉期迅速廓清;
肝硬化背景:肝脏体积小,表面结节样,肝实质密度/信号不均匀,侧支循环血管开放,脾大;
MRI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扫描:BP低信号。
(2)诊断难点:
肝硬化-preHCC-sHCC;
肿瘤由动、门脉双重供血;
肝内子灶与A-P分流鉴别;
与ICC、CoCC鉴别;
高分化HCC与肝腺瘤鉴别;
与其它血供丰富肿瘤或肿瘤样病变鉴别
与其它病变共存
二、与其它富血供病变鉴别:
之后,陈卫霞教授结合我院临床实例及文献病例报道,向大家一一介绍了各类肝脏富血供病变与HCC的鉴别诊断要点(详见图A-K):
图AHCC与ICC鉴别
图BHCC与CoCC鉴别
图CHCC与HCC/ICC混合型肝癌鉴别
图DHCC与肝细胞腺瘤鉴别
图EHCC与FNH鉴别
图FHCC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
图GHCC与胃肠间质瘤转移鉴别
图HHCC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
图IHCC与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图JHCC与炎性假瘤鉴别
图KHCC与肝脏外富血供病变鉴别
最后,陈卫霞教授总结道:肝脏富血供病变,除HCC外,还有多种可能性,诊断与鉴别诊断需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多种影像检查的合理组合(多时相扫描+MR多参数成像),还需定期随访观察病灶变化,必要时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对于放射科医生而言,解剖定位、合理分析影像特征是基础,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是重要辅助,二者结合有方可帮助准确判断病变起源及进一步定性诊断。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铸源天绿淋巴癌患者分享向天绿再借
- 下一篇文章: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早期9大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