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放明教授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类妊娠晚期特发致死性的疾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因其发病相对隐蔽、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因此如果诊断不及时的话,非常容易出现不良的妊娠结局,所以对于很多产科医生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近年来,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第十届COCC大会上中国妇产科非常有幸邀请医院的苏放明教授,就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识别与处理问题进行采访。

中国妇产科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这一疾病的发病特点,发病率,在我国是什么样的特点?

苏放明教授:这是妊娠期诊断相对少见的急重症,其发病率约1/-,曾经此类疾病对孕妇及胎儿的致死率都非常高,孕妇死率可达50%~80%,围产儿的死亡率会更高。最近几年随着对此疾病的认识,国际国内专家已经达成共识,对重症病人给予血浆置换加血液净化,人工肝替代治疗等,目前我国已经将此类疾病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0%以下,而年我们深圳地区的统计孕产妇死亡率是7.89%,围产儿的死亡率是13%。

中国妇产科网:虽然这是一个发病率比较低的疾病,却是比较危急重症的疾病,也日益受到重视。这个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在诊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您能帮我们大家谈一下吗?

苏放明教授:这个是很有必要,因为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大幅下降。由于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之后,其它少见的重症病人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的上升就凸显出来了,比如羊水栓塞、妊娠期脂肪肝。因为这些疾病发病率低,如果没有及时诊断,经常会出现延误诊断或者误诊,误诊就会导致处理延误,最终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除了诊断延误以外还有处理上的误区,7月份有一个病人产后6天未救治成功,最终死亡。所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普及和认识还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妇产科网:也就是我们在诊断的时候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一旦怀疑此类疾病,我们在诊疗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关键点呢?

苏放明教授:由于病发病率低,医院有些医生很难有机会遇到这类患者,此外,缺乏统一诊断标准,导致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一样,处理也有一些分歧。近些年,随着对此疾病认识的加深,我们收治这类疾病比较多,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收治了84个病人,医院要收6-8个轻重程度不同的病人。所以,加强标准的重新制定和宣传是迫在眉睫的。

今天在大会上提出的五条诊断标准,就比以前明确很多。1.妊娠晚期发病。2.上消化道症状,如口渴、纳差、恶心、呕吐、乏力。3.肝脏受损的临床表现,如黄疸、转氨酶升高等。4.凝血功能障碍。5.肾功能不全。如果这五点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就可以诊断这个病。

中国妇产科:刚才您提到的五点诊断标准需要全部符合才可以明确确诊是吗?如果只是部分符合,也不能完全确诊是吗?

苏放明教授:基本需要全部符合这五条标准,需要提出,有一个标准可能没有,有部分病人没有上消化道的症状。但是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这三点要同时存在,这和Swansea诊断标准是雷同的,Swansea诊断标准是14项标准中满足6项就可以作出诊断。因为这类病人诊断的金标准是肝脏穿刺,发病期间凝血功能障碍不能肝穿,治好以后病人又不愿意肝穿,所以我们治疗了那么多总共才做了2例病人的肝穿,并且都是治愈后进行的。

中国妇产科网:您也谈到诊断方面有一些标准的改变,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也需要您的一些建议。

苏放明教授:关于治疗,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主要的体会是需要分型治疗,病情有轻有重,重的病人非常重,轻的病人可以不用做血浆置换和血液净化。对于重症患者把握几个原则:尽早、足量、足疗程、连续来进行血浆置换。一定要尽早开始血浆置换;足量的意思是能做三千毫升的血浆置换,就不能做两千毫升的血浆置换;连续,不能说今天做了,后天再做,要连续做,隔天做的效果就没有的。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实质脂肪占据了肝脏以后导致肝脏没有功能,治疗的中心指导思想是我们要让她度过7-10天的无肝期,这个无肝期度过了,病人就好了,而且将来病人没有任何的后遗症。暂时观察到的现象,没有复发现象,我有一个病人第一胎患病,后面又生了两胎都没有再发。

中国妇产科网:那就是说我们再次妊娠的话,跟第一次没有相关性?

苏放明教授:根据文献报道,有复发率,但多数文献和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复发率很低。就目前我们手头的病例,再次妊娠没有看到复发问题。

中国妇产科网:好的,今天非常感谢苏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期待在认识和治疗此类疾病的道路上去的更多的进步。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云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oao.com/jbzz/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