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癌症生存报告,ldquo让患
封面故事
by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周刊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学者最新发表于《柳叶刀·全球卫生》(LancetGlobHealth)杂志5月刊的一项统计学研究表明,我国17个癌症登记处覆盖人群的癌症生存率在-年间呈总体显著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地区的癌症治疗水平较过去已有了明显提升;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生存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已逐渐缩小。研究者认为,观察并认识到这些趋势将有助于我们优先考虑需要改善癌症治疗的地区。
本期封面故事将为您图解基于17个癌症登记处信息的-年我国癌症患者生存情况,并选取生存率持续增长且增幅较大的癌种,医院魏丽惠教授、医院林岩松教授、医院牛晓辉教授,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探讨这些统计数据背后的临床意义。
贴心传送门
省流量请戳研究介绍纯文字版↓
重磅!-年中国癌症患者生存统计正式发表
专
家
点
评
医院魏丽惠
浅析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生存率的提高
子宫颈癌的防治
在国家癌症中心近期发表的“-年基于17个癌症登记处数据的中国癌症生存分析”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子宫颈癌年龄标准化5年生存率由-年间的45.4%提高到-年间的59.8%。尽管如此,子宫颈癌仍然是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疾病。根据年最新报道,年我国子宫颈癌发病率达14.93/10万,居我国女性全部肿瘤发病的第5位;新发病例约9.89万例,死亡病例约为3.05万例,居女性恶性肿瘤死因的第8位。
子宫颈癌防治的历史,从上个世纪开始建立了子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及近年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治疗和对子宫颈癌“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使得子宫颈癌成为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近十年来子宫颈癌预防性疫苗的应用和推广,更是在子宫颈癌防治上形成了当前具有的最完整的肿瘤防治体系。年,我国开始了由政府倡导的子宫颈癌防治,大大推动人民群众对该病严重性的认识,加强了筛查和治疗的意识,特别是子宫颈癌预防性疫苗在我国上市以来,把子宫颈癌的防治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完成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群众的教育,提倡健康生活,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加强子宫颈癌筛查,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从而有望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子宫颈癌的发生,并提高我国子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
子宫内膜癌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代谢病的增多,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出现增加的趋势。在北京、上海,其发病率已高于子宫颈癌。从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中,也看到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所占病例数已相当,各分别占全部癌症的4%。令人欣喜的是,尽管发病率增加,其5年生存率也有明显的提升——年龄标准化5年相对生存率从-年间的55.1%提高到-年间的72.8%。
因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岁,75%在50岁以上,而且由于阴道出血多为早期症状,容易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年以来,肿瘤学家就提出,随着诊断技术、治疗方法的提高,恶性肿瘤已成为慢性病,经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医院林岩松
我国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持续较快增长
诊疗规范化、技术进步及公众重视的共同体现
甲状腺癌因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引起全球性广泛
- 上一篇文章: 中药佳方治疗脂肪瘤秘方偏方
- 下一篇文章: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丨三九灸不注意这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