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腰酸背痛腿抽经,竟然可以
点击右上角即可获得每日超声资讯
以下是正文:
病例介绍:患者,女,54岁,右侧腰背部肿物,疼痛3个月就诊,触诊:可探及软组织包块,可移动,无粘连。
超声提示:右侧髂腰部肿物处探查:皮下脂肪层可见4.0×0.8厘米脂肪样中低回声,边界清,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局部加压可向深方移动。
诊断:右侧髂腰筋膜脂肪疝可能
脂肪样中低回声位于脂肪层深方,肌层浅方。
CDFI:脂肪样中低回声内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
腰骶部筋膜脂肪疝,是各种原因导致腰骶部深浅筋膜破裂,使筋膜下脂肪组织通过筋膜破裂口或裂隙孔疝出,直接卡压或液化机化后形成粘连带,压迫刺激周围末梢血管或局部皮神经,使局部组织代谢发生障碍,组织胺及激肽类物质增高,从而引起一系列腰臀腿痛症状和体征。
病因:导致腰骶部深浅筋膜破裂的真正原因目前不十分清楚:
肥胖、劳损、外伤及风湿等原因引起;另外,因本病多发生于中年妇女,故亦不除外与妊娠及内分泌系统有关,有报道孕期分泌的松弛素可导致腰椎和骨盆韧带的松弛,能否使腰骶部筋膜也变得非常薄弱、易破?髂关节上方的骶髂筋膜比较薄弱。
成因:由腰l一3神经后成组支的臀上皮神经及伴行的血管束在穿过骶髂关节外上方的骶髂筋膜时形成固有孔隙,且局部又有比较丰富的脂肪组织,尤其肥胖女性。当剧烈的弯腰活动、扭腰或臀大肌猛烈收缩时,深部脂肪组织压力增高,经薄弱的固有孔隙疝出形成脂肪疝。
症状:患者有以单侧为主的下腰部疼痛,或同时伴有同侧下肢反射痛;骶髂上缘偏内侧触到带蒂的肿物,压痛明显。
分型:
按疝发生区域可分为髂腰型和骶髂型。
单纯型(可还纳)和粘连型(嵌顿不能还纳)。
骶髂部脂肪疝,疝出物多较固定易触及,疼痛局限可伴有骶尾部坠痛
髂腰部则不易触及肿物,多位于骶棘肌外缘下腰三角附近,活动度相对较大,且常伴有臀腿痛症状。
超声:
1)好发于骶髂关节附近,皮下组织探及多个实性结节;
2)可见强回声筋膜局部连续性中断;
3)无疝囊,疝内容物多为脂肪样均质低回声,少数当脂肪发生出血、扭转、嵌顿时回声增高不均匀;
4)局部加压后部分疝内容物可见还纳;
5)疝出的脂肪无明显血供或血供不丰富。
鉴别:
1)须与脂肪瘤相鉴别:脂肪瘤局部脂肪组织变性,位置表浅,有包膜,呈扁圆形的中等不均质实性回声,筋膜无连续性中断,无还纳征象,因不压迫腰神经后支,患者无腰腿疼症状。触压肿块无下肢或臀部放射性酸胀疼痛。但极少数继发无菌性炎症累及腰神经后支可产生相应症状。
2)须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等其他腰腿痛疾病相区别,根据直腿抬高试验。有无感觉功能及腱反射障碍、有无腰骶部结节性肿物、局部封闭治疗是否有效及CT、X线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封闭、理疗、手法复位还纳、按摩等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一旦诊断明确,即宜早期手术,以免由单纯型转为粘连型,影响预后。
病例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提供诊断灵感,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小于大夫的超声角。
长按加
- 上一篇文章: 男性尿频尿急尿不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