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影辨结陈良安教授肺结节到底是过度诊断

编前语

「肺结节到底是过度诊断还是诊断不足?」「第一时间没有拿到影像资料,无法确定病人的肺结节性质怎么办?」……《呼吸界》近日的「与名医对话」直播节目中,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医院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陈良安教授就如何辩识肺小结节、GGO的良恶性等做了详尽的解析,许多在线观看的医生表示没有听够、获益匪浅。小编根据直播内容整理出了全部讲课内容,经陈良安教授和主持人梁志欣主任的精心修改,推出「析影辨结」系列,与大家分享。

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

箭头处有个不到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中央似乎有密度减低。这是一个病人的影像资料。

如果让大家来做临床决策,大家认为是什么性质?之后该怎么办?

这类问题在呼吸科大夫的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要给这种小结节做出良恶性的判断,其实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先简单讲讲肺结节的定义和病因,再讲讲临床当中的有关问题与思考。

临床无法准确判断良性、惰性或恶性,肺结节到底是「过度诊断」还是「诊断不足」仍有争议

Radiology.,(3):-

NEnglJMed.,:–.

放射学学会对肺结节有基本定义:圆形或不规则形态、边界清楚或模糊、直径≤3cm的病灶。肺结节可以是单发的(孤立性肺结节),也可以是多造型的(多发型肺结节),这里重点介绍单发的结节。单发性的结节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这几种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很大区别。

肺结节的病因很多,包括感染、良性或恶性的新生物、血管源性。感染分结核、真菌、球形肺炎、肺脓肿、寄生虫、麻疹、奴卡氏菌、非典型分支杆菌、肺孢子菌和脓毒性栓子;良性的新生物分错构瘤、软骨瘤、纤维瘤、脂肪瘤、神经性瘤、硬化性血管瘤、浆细胞性肉芽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平滑肌瘤和畸胎瘤;恶性的新生物分肺癌、类癌、肉瘤、肺淋巴瘤、转移癌;血管源性分动静脉畸形、肺梗死、肺动脉瘤、肺静脉曲张和血肿。

肺结节的病因还有相关的先天性疾病、炎性疾病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因此说明多且复杂的原因,造成了临床诊断非常复杂。

肺结节在恶性的新生物中占比大,仅肺腺癌、肺鳞癌这两项就占69%。来看看临床中能够碰到哪些问题?

首先,肺结节的出现越来越多。这些年大家都有感觉,越来越多的健康查体,或者病人在门诊做其他检查,做CT就能发现肺结节。北美洲、荷兰,他们的肺结节检出率为8%到51%,跨度很大。北美洲是27%,荷兰是51%,所以得出结论就是过度诊断。所谓过度诊断,指患者确实有某种疾病,它没有症状,但被诊断出来了,但它并不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更不会因此死亡,这就是过度诊断。

这是我们团队在几年前做的医院一年的健康查体中肺结节的调查,一共是2万多例人数的查体,查出肺结节的比例是16.67%;与性别、年龄有一定关系,男性更多,40~60岁的人群更多。

肺结节的检出率这么高,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新英格兰杂志上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肺癌早期筛查的结果。

人群和无症状高危人群的体检当中检出的结果,无症状高危人群的检出率是13.26%,每年筛查人群的检出率是5.31%,大部分病人最后检出I期肺癌的是人,实际上只占0.6%。也就是说,现在虽然肺结节的检出率很高,但良性的占比是较高的。

因此,临床研究说,90%以上的肺结节是一个良性病变。这是现在的第一个观点。

还有一个观点,可能临床上大家非常熟悉,经常会听到说「那是个惰性的」。什么叫惰性的?即上皮来源的惰性病变,指这个病变是一个是癌前病变或者是肿瘤病变,它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给予任何干预,也不会造成一个确切性的损害。因此这个结节如果长期不变,就是所谓「惰性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oao.com/rcbj/3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