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甜食和不吃甜食的人,谁更容易得癌症

你知道一个人连续吃2个月甜食的话,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国外有位导演Damon,为了了解糖与健康的关系,他把自己当成“小白鼠”连续60天,每天吃40勺(g)糖。这里的糖并不是糖果、汽水,而是公认健康的含糖食品。

实验结束后,他身体的变化令人震惊——不仅体重有所增加,Damon的谷丙转氨酶已超过安全范围,还出现了脂肪肝,很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糖对人体的伤害到底有多大呢?那些喜欢吃甜食的人,会更容易患上癌症吗?

一、世卫研究:嗜糖危害,不亚于吸烟,让人短命10年

长期摄入高糖食物会有什么后果?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曾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了23个国家死亡人口的死因,结果得出了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结论:嗜糖的危害甚至比吸烟还严重。这项调查还发现,长期摄入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要短于正常人10-20年,不得不说非常夸张。

那么甜甜蜜蜜的糖,究竟有啥危害?

1、上瘾

与公众对糖“甜蜜”“幸福”等印象不同,糖如果摄入过多也可能成瘾。这是因为,糖分会影响人体内部的荷尔蒙,让大脑无法“通知”肚子已经吃饱,让人在吃饱的情况下还想继续进食。此外,糖还会不间断地向大脑发出“想吃糖”的讯号,让人像想抽烟一样想吃糖,从而上瘾。

2、变胖

过度摄入糖分带来最明显的危害可能就是体重不断增加,整个人开始发胖。这是因为,当摄入的糖的量超过人体所需,常常难以被消耗,而是转化为脂肪。而这些脂肪只有在人体下次饥饿的时候少量转化为葡萄糖。如果再度进食或摄入过量糖分,脂肪停留体内或继续增加。长此以往,人就容易变胖。

3、伤肝

糖还会影响肝脏健康。日常所吃的甜食里通常含有蔗糖,而蔗糖要被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只有葡萄糖能被细胞立刻用于产生能量,果糖必须先被肝脏代谢,才能被细胞利用。如果果糖过多,果糖转化成的甘油三酯聚集在肝脏,就容易导致脂肪肝和等疾病。

4、伤心

甘油三酯不仅会导致肝脏问题,还可能导致心脏病。当我们摄入过量的糖时,由糖转化而来的甘油三酯可能会提升患心脏病的风险。

5、胰岛素抵抗

当我们吃糖时,体内的血糖水平就会上升,人体会产生胰岛素,帮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但摄入过量的糖可能会使胰岛素无法处理血液中的血糖,造成胰岛素抵抗,从而提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二、划重点:爱吃甜食的人,可能更容易患癌!

值得注意的是,吃糖除了上述危害,还有可能提升患癌风险。权威营养学杂志《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曾经刊发一文,文章内容是法国巴黎大学的一项关于食物摄入的研究。

研究人员统计了名18-72.6岁的受访者教育水平、职业等信息并记录了他们三餐和其他时间对食品和饮料的消耗,并对评估了这些食物的营养素和能量进行,随后对受访者进行了5.9年的随访。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在受访人群中,糖摄入量与患癌症的风险呈正相关,尤其是会增加47%乳腺癌的罹患风险。

但是也不要因此而恐慌,因为该研究仅进行了相关性的讨论,而缺少糖能致癌的直接证据。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不能说光吃糖就会得癌,糖致癌证据不足,但糖吃太多确实会增加人肥胖的可能,而肥胖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因此吃糖一定要适量。

甜食并不是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元凶,这些食物隐藏的“糖分”,其实更可怕。

1、淀粉类食物

如米饭、面条、土豆等食物口感不是很甜,但因为摄入过多,淀粉又属于多糖,所以也能使血糖升高。

2、碳水化合物

一日三餐基本离不开主食,但大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同样也会造成血糖不稳,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值升高,对身体健康不利。

3、加工食品

火腿、香肠等加工食物,虽然吃起来比较偏咸口,但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防腐剂、人工香料、膨胀剂、食品添加剂、糖、甜味剂和着色剂。

由于各种味道混杂,糖的甜味相对弱了一些。法国巴黎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每增加10%的加工食品食用量,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5%。

4、高盐食物

盐吃得多,同样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盐会使体内“饥饿素”增多,这种物质会抑制胰岛素抵抗,削弱胰岛素的降糖能力。

另一方面,饥饿素会增加食欲,吃得多,体重增加,而糖尿病往往伴随着肥胖。

三、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增加,如何预防?

糖尿病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总体发病,是非糖尿病人群的0.62倍。可见,想要预防消化道癌症,就要从控制血糖抓起,具体有哪些措施呢?

饮食合理搭配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低加工肉类、高新鲜蔬菜、高水果及全谷类食物的饮食。吸烟、过度饮酒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戒烟限酒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周适当运动

增强运动,避免久坐,每周至少要进行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体力活动。

自我监测血糖

糖尿病管理,自我监测血糖十分重要,常用的血糖监测时间点有三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和夜间。患者一定要定时自我监测,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五彩缤纷的糖果,精致的蛋糕……甜食诱惑着我们蠢蠢欲动的味蕾。但一定要记住,甜食虽美好,但不能贪嘴多吃,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美好的甜蜜最后只能沦为痛苦的负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oao.com/rcbj/3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