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笔记脂肪肝饮食禁忌

因暴食、喝酒、不爱运动、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患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且胖人尤为多见。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功能很多的腺体器官。它参与体内消化、排泄、解毒以及代谢等过程,其中以代谢机能最为重要。据研究,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约有种以上。这表明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肝脏对脂类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转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使其保持平衡。当某些异常情况下,肝脏内的脂肪含量增加,当其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10%时即为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大多归属于“积证”、“痞满”、“胁痛”、“痰瘀”等病证范围,与肝郁、痰湿有关。正如《内经》所说:“肝之积,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

1.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饮食主要是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生成水谷精微,并由脾的转输散精作用而布散营养周身,另外肝主疏泄、肾藏精主水对于水谷精微的正常代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谷精微(包括脂质)的运化输布失常,痰饮、水湿内生,瘀血停留,形成脂肪肝。

2.饮食不节

临床发现脂肪肝病人多有饮食不节,主要是嗜食肥甘厚味和恣饮醇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已很常见。若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则会有“膏粱之疾”、“膏粱之变”,脂肪肝便首当其冲。

3.少劳多逸

脂肪肝病人也可因少劳多逸,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痰饮、水湿内停而致病。

4.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与情志过激均可影响肝脏功能,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终成痰浊瘀血,流注于肝而成脂肪肝。

5.基础疾患影响

其他脏腑疾病日久,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等,易引起体内血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则为痰为瘀,形成高脂血症,痹阻于肝,则为脂肪肝。

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品种,确定药物剂量,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脂肪肝的治疗大多以疏肝利胆、健脾化湿、祛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痰湿阻络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胁隐痛,腹部胀满,困倦乏力,纳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腻不爽,小便浊,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祛湿泄浊。

方药: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处方: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泽泻10克,醋柴胡10克,萆薢10克,木香10克,明矾10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0克。

主治: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

加减运用:临床上以本证型最为多见,也效验最好。若痰热明显者加胆南星,川贝母;若大便黏腻不爽加川军、白头翁、秦皮;乏力气短者加生黄芪、党参;若见肝热头晕者可加苦丁茶、栀子、龙胆草;血压升高伴头痛者加生石膏;失眠多梦加炒枣仁、首乌藤。

2.肝郁气滞型

临床表现:胸胁胀闷,抑郁不舒,或周身窜痛,倦怠乏力,腹胀纳呆,便秘,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活血。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当归10克,牛膝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生山楂15克。

主治: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两胁刺痛加赤芍、丹参;气短乏力加生黄芪、党参;腹胀加川朴;痛经加茜草、益母草;纳呆加炒莱菔子、焦三仙。

3.肝郁脾虚型

临床表现:两胁胀痛,脘痞腹胀饭后为甚,大便塘薄,或完谷不化,纳呆口淡,或恶心呕吐,女了月经不调,气短乏力,舌质淡或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缓。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益气。

方药:逍遥散合四君了汤加减。

处方:醋柴胡10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砂仁6克,香附10克,党参10克,生甘草6克,生山楂15克,木瓜10克,薄荷(后下)6克。

主治:肝炎后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两胁胀痛明显加川楝子、赤芍;腹胀加川朴、枳壳;便溏加苍术、薏苡仁;水泻减当归加山药、莲子肉、诃子肉;头晕乏力加生黄芪;恶心呕吐加竹茹、旋覆花、代赭石。

4.痰癖互结型

临床表现:肝病及消渴病日久不愈,形体肥胖,面色晦暗,纳呆口渴,恶心厌油腻,咯吐痰涎,脘腹痞闷,肝脏肿大,纯痛或刺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或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滑。

治法:活血化癖,祛痰散结。

方药:消痒丸合化积丸加减。

处方:大贝母粉10克,生牡蛎粉15克,玄参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槟榔15克,香附15克,海浮石15克,泽兰10克,鸡内金10克,郁金10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

主治:脂肪性肝硬化、糖尿病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上方三棱、莪术为破血峻剂,不宜久服,久服则伤正,对体弱者应去之,可改为丹参、赤芍或桃仁、红花;胁痛加醋柴胡、元胡、川楝子;肝大者加炙鳖甲、昆布;咯吐痰涎加瓜萎、清半夏;顽痰胶着不解者加青黛、白矾,此二药还有显著降低血脂作用,体胖湿盛者加炒二术,茯苓、生薏苡仁。

5.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形体虚胖,肤粗毛丛,面色油光,腰酸腿软,身倦乏力,右胁隐痛,口干舌燥,手足心热,或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梦遗滑精,女子经少经闭。舌质红,苔少或无苔,或灰黑,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一贯煎加减。

处方:生地黄10克,北沙参30克,枸杞子15克,麦冬15克,当归10克,川楝子6克,焦槟榔10克,焦山楂15克,白芍15克,生甘草6克。

主治:皮质醇增多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腰膝酸软加川断、寄生、牛膝;两胁隐痛加醋柴胡、郁金;头晕目眩杭菊、钩藤;失眠多梦加首乌藤、炒枣仁、远志;梦遗滑精加生牡蛎、金樱子;口干舌燥加石斛、天冬;口渴喜饮加花粉、元参;五心烦热加丹皮、炒栀子;低热加青蒿、银柴胡、地骨皮;齿衄加白茅根、小蓟;鼻衄加藕节炭、阿胶珠。

中药治疗脂肪肝,不论立法治则有何差异,或者选方、拟方各有千秋,但治疗中总离不开调脂、降脂类中药。这里列举几种可用于调治脂肪肝的单味中药:

1.大黄:中医界已普通认为它是一味化瘀降脂良药。药理研究发现,大黄除有泻下通便作用外,还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小剂量则有健胃作用。小量常服,对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均有良好作用。选上好大黄、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饭后服。体质健壮、大便干结者以大黄为首选。

2.制首乌:动物实验证实,首乌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软化血管和降压的功效。每次10~15克,煎汤常服。何首乌片、首乌粉亦可服用。

3.枸杞子:具有降血糖,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每次10—15克,可用以煮粥、制作菜肴,亦可冲泡代茶常饮。

4.山楂:《本草纲目》说它能“化饮食,消内积”,又“消滞血胀痛”,是现代最常用的化瘀降脂良药,且药性平和,久食亦无副反应。可食用现成的山楂果、山楂糕,亦可磨碎加糖拌食。用以调治脂肪肝,每次15克,每日2次。

5.决明子:又名草决明,炒熟用。现代研究表明,决明子水浸剂和乙醇浸剂有降压、降脂和通便的作用。每次10克,泡水代茶饮。可常年服用,尤以夏季最为适宜。

(请在中医师指导下治疗)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心情要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1.注意摄入蛋白。因为蛋白质中许多氨基酸都有抗脂肪肝作用,高蛋白可提供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变为脂蛋白,利于顺利运出肝脏。一般蛋白质的摄入每天宜在90~克,每日不宜少于每公斤标准体重1克。

2.控制热能。因为高热能可使脂肪合成增多,加速脂肪肝病变,对正常体重者,轻工作量者为30千卡/公斤;体重超重供给20~25千卡/公斤。

3.吃低糖类食品。因为糖类(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肝内脂肪酸合成,高糖是引起肥胖和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一般糖类摄入至多每日约~克。应禁食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含糖多的糕点等食物。不吃巧克力。

4.限制脂肪摄入量。食入过多的脂肪可使热能增高,不利于病情改善,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植物油所含谷固醇、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有较好的驱脂作用。忌食煎炸食品。

5.补充维生素。因为维生素在患肝病时贮存会降低,如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体内缺乏。

6.补充食物纤维及矿物质。饮食不宜过分精细,应粗细粮搭配,多选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以保证足够数量的食物纤维摄入,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克。既可增加维生素、矿物质供给,又有利于代谢废物排出,对调节血脂、血糖水平有良好作用。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的食量。降脂的食品有:燕麦、小米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海带、发莱以及菜花等绿色新鲜蔬菜。

7.少吃刺激性食物,有利于减轻症状或恢复功能。葱、蒜,姜、辣椒等“四辣”可吃,但不宜多食。选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8.应戒酒

9.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

10.不吃动物内脏(即下水、下货)、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11.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12.山药、白薯、芋头土豆等,要与主食米、面粉调换吃,总量应限制。

13.每天摄入的盐量以5--6克为限。

14.晚饭应少吃,临睡前切忌加餐。

参考资料:

[1]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百度文库,-05-24

[2]中医怎样治疗脂肪肝.个人图书馆,-07-28

[3]脂肪肝.百度百科,-07-22

[4]中医治疗脂肪肝有奇效.百度文库,-12-21

[5]脂肪肝的七点饮食禁忌.百度文库,-11-04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oao.com/jcys/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