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献血者都是英雄讲述平凡板友
“板友”的经历是一本厚重的故事书,以热血为题,爱作扉页,目录里是数不尽的感人章节。所谓“板友”,正是指无偿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们。他们默默无闻坚持几年、甚至几十年,为营救他人生命、一次又一次捐献出自己宝贵的鲜血。最近,记者就走近两个普通“板友”身边,感受他们的情与爱。〖跑马拉松的“板友”〗(小标题)“无偿献血这条路会一直走下去!”在南京上大学就开始献血,30岁的李赓,已有10年的献血经历,4、5年的血小板捐献经历。一行醒目的献血足迹,让人看到了他不知疲倦地奉献着自己的热血!追问起他的献血次数和献血总量,李赓总是淡淡地一笑:记不清楚了。10年前,他在南京体育学院上大学,在学校组织下,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活动。他记得那次的捐献数据,ml。4年前,他转换“业务方向”改献血小板,成为“板友”的一员。“一检查发现,血小板数量很好,也没什么,献点爱心吧。”之后,每当收到血库告急的信息或到了献血日,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去献血,定期献血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献血可以挽救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觉得很幸福。”李赓说,他知道自己的血液将用于救治病人,他会很有成就感。 年和年,李赓连续两年获得扬州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面对这些荣誉,李赓依然看得很平淡:“参与无偿献血,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献血之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小标题)用自己独特方式验证献血对健康无影响李赓是一名无偿献血者,更是一名独特而执着的无偿献血宣传者,他用自己特有的宣传方式,努力地向人们倡导和证明:献血不会危害健康。他坚持献血外,还积极参加各地马拉松。年,李赓首次参加扬州马拉松比赛。此后,他不但每年坚持参加扬州举办的马拉松比赛,更是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去年10月,他更是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马拉松比赛。马拉松和献血俨然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验证了献血对他的运动生活毫无影响。但献血也控制他必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年工作后,因长期缺乏运动,以及饮食习惯等原因,他的体重迅速增加,导致转氨酶偏高,出现脂肪肝,导致他无法献血。伤心难过之后,他开始挑战自我,年与马拉松结了缘。在扬州球迷圈里,李赓也被大家戏称为“扬州最能跑的胖子”。体重降了,指标正常了,他又能正常献血了。就这样,他用一颗执著而平淡的心,坚持无偿献血,成就了一个健身爱好者无怨无悔的追求与快乐。〖低调的“板友”〗(小标题)“献血就是为了帮一下别人”在市中心血站血小板采集室,曹晓亮正半躺着献血。他有两大坚持,坚持献血和坚持低调做人。他认为这两者并不冲突,并不想因为献血,打乱他原本普通而又平静的生活。记者想多问几句他的献血经历和生活状况,他都避而不谈。曹晓亮说,他今年53岁,40几岁的时候,开始第一次献血。那会儿的他没想那么多,只是想去献一份爱心,为了“帮一下别人”。他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一献就献了这么多年。去年,他开始献血小板。在厂里上班的他平日要为生活奔波忙碌,但也许是出于一种习惯,现在不管再忙,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到血站献血小板。他说,每次献完血都没什么感觉,而且现在生活得很好,献血又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他会一直献下去。(小标题)骑车到血站献血,低调奉献爱心“献血这事儿就这样,没什么好说的。”这话是曹晓亮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当天,他一早骑车从东花园到血站献血,见到记者,总是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更多信息,也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在曹晓亮看来,献血只不过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与“伟大”无关。他不希望因为献过几次血而成为公众人物,他觉得,多数人献血都跟他一样出于自愿,要献的人自然会去献,不献的人怎么劝也劝不动。他也从来都没想过从献血中得到什么。行善举、做善事对曹晓亮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有所贡献,人生才有意义,他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更多人得到平安。〖数据盘点〗(小标题)扬州去年多“板友”捐献血小板捐献机采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过血液分离机捐献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无偿志愿献血的行为,捐献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目前以捐献机采血小板最为普遍。所谓“板友”,正是指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们。年,扬州就有多人次“板友”伸出手臂,共采集个单位血小板。由于肿瘤和血液病的发病率高发,对血小板需求量逐年增长。年,我市血小板需求量是个单位,去年已经增长到个单位,今年预计达个单位。也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成分献血行列,无私的爱心,使白血病病人和肿瘤放疗化疗以后的病人,能通过输注血小板获得救治。〖相关链接〗(小标题)“成分献血”临床上,血小板主要用于救治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一般常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骨髓移植前等血液病患者以及因放化疗而引起骨髓抑制的癌症病人,其中有很多患者需要依靠不间断地输注血小板来维持生命。单采血小板是指通过先进的仪器分离出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而将红细胞等其它成分回输给献血者的血小板采集技术。市中心血站目前采用进口的一次性采集管路和采集袋,全过程由电脑系统进行操作和监控,绝对保证安全。与传统的从全血中通过人工制备血小板的方法相比,单采血小板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几率。单采血小板一次捐献量,约相当于人体循环血液中25%的血小板。研究实践证明,48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
来源:扬州市中心血站唐华周沁园
- 上一篇文章: CampEN大盘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 下一篇文章: 健康资讯脂肪肝有什么症状脂肪肝饮食保